白玉兰奖刚落下帷幕,刘亦菲的名字却像坐了火箭似的在热搜榜上窜得老高。这事儿说来也邪门——明明视后奖杯被宋佳捧走了,全网讨论的却是那个连颁奖礼都没露面的"神仙姐姐"。粉丝们直接把"要求公开投票数据"的话题顶到热搜第一,那架势比菜市场大妈讨价还价还较真。
要说这届白玉兰可真是戏外比戏里精彩。颁奖礼上王安宇插科打诨逗得杨紫捂嘴直乐,闫妮和马伊琍在台下咬耳朵说小话,得奖的宋佳还没把奖杯捂热乎呢,风头全被缺席的刘亦菲抢了个精光。这场景活像村里办喜宴,新娘子还没敬酒呢,大伙儿全在打听"村头老刘家闺女咋没来"。
《玫瑰的故事》这剧确实能打,鹅厂播放量蹭蹭往上涨的时候,街头巷尾谁不说句"黄亦玫这姑娘演得真灵"。刘亦菲把都市女郎的娇嗔和飒爽揉得恰到好处,随便截个画面都能当手机壁纸。可谁能想到提名晚宴上还巧笑倩兮的主儿,转头颁奖礼就玩起了消失。剧组只来了林更新和万茜,活像过年走亲戚只派了小辈当代表。
宋佳在《山花烂漫时》里演的那个村妇,灰头土脸的模样跟本人时髦精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。评委会就吃这套"毁容式演技",十二年后又给她发了座奖杯。按理说这该是正主风光的时候,结果热搜榜上"刘亦菲缺席原因"、"真有骨气"这些词条跟下饺子似的往外冒。有网友调侃:"这届白玉兰最大的悬念不是谁得奖,是神仙姐姐为啥没来领安慰奖。"
粉丝们较真的劲儿上来,非要主办方把评委打分表晒出来看看。这架势活像胡同里见着自家孩子没评上三好学生,非要找老师要个说法的家长。其实刘亦菲早前就拿过总台的年度大奖,《玫瑰的故事》在业内口碑也不差。但人嘛,有时候就跟小孩抢玩具似的,越得不到的越觉得金贵。有路人看不下去:"闫妮马伊琍这些老戏骨陪跑多少年了,人家粉丝也没闹这出啊。"
影视圈的老油条们都懂,评奖这事儿就跟做菜似的,评委口味年年变。去年爱清淡的,今年可能就馋重口的。宋佳那角色确实够"咸",顶着高原红脸蛋能演出三十八种情绪变化。刘亦菲的都市丽人就像道精致的淮扬菜,摆盘是漂亮,可能缺了点儿刺激味蕾的猛料。有业内人士私下嘀咕:"真要论演技厚度,马伊琍在《繁花》里的汪小姐才该是头号种子。"
这场风波倒让吃瓜群众看出了门道——现在的奖项评选跟相亲市场似的,既要看家世(制作班底),又要看长相(收视数据),还得讲究个眼缘(评委偏好)。刘亦菲的海外身份就像相亲时自带的留学背景,看着光鲜,有时候反而不接地气。倒是宋佳这种"本地户口"的演员,演起主旋律题材就像持证上岗,天然占着几分便宜。
粉丝们的较真劲儿其实透着可爱,就像非要给自家爱豆讨个公道的小学生。但影视圈混久了的人都明白,奖杯这玩意儿就跟爱情似的,强求不来。当年孙俪没凭《甄嬛传》拿奖,观众记到现在;殷桃错过《鸡毛飞上天》的飞天奖,照样靠作品说话。真正的好演员,谁不是揣着几个意难平继续往前闯?
眼下最逗的是网友们的反应。有人把刘亦菲过往角色剪成视频,标题写着"这些仙女需要凡人给的奖杯?";宋佳的获奖感言视频下,最高赞评论是"姐你快看看热搜,你奖杯被人截胡了"。这场乌龙闹到最后,倒成了检验观众记忆力的测试——五年后谁还记得哪届白玉兰给了谁,但《玫瑰的故事》里黄亦玫穿白衬衫喝红酒的画面,估计能在观众心里存上好些年。
影视圈向来是铁打的流量,流水的奖项。这会儿吵吵嚷嚷的热闹景象,过不了俩月就会被新的八卦覆盖。倒是那些真正的好角色,就像老酒越存越香。刘亦菲下次要是带着新作品杀回来,保不齐评委们突然就"口味清淡"了呢?这圈子的事儿,谁说得准。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
金富宝-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-北京炒股配资-炒股配资官网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