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出塞
王之涣
黄河远上白云间,
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羌笛何须怨杨柳,
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马东瑶解读
黄河奔流而去,直至地平线尽头与白云相接处。开篇就大手笔地营造了阔远的景象。第一句写水,第二句写山。风景的描写中,最受人关注的便是山和水,所以我们有时直接以山水指代风景。
这首诗的水是奔流的黄河水,山则是“万仞山”,这三个字便写出了山的峻拔陡峭、直上云霄,这样的山水充分地表现出了西北边塞的壮阔景象,并成为那“孤城”的雄浑的背景。同时,一个“孤”字,透出了寂寞苍凉,这就为后两句的抒情打下了基础。
前两句看不出明显的季节性,后两句则点明了这是春天,因为有春天的标志:杨柳和春风。在古代,有客远行时,人们习惯折柳送别。因为“柳”谐音“留”,且杨柳形貌上的袅袅依依之状,也暗示着对远行之人的不舍。而且“杨柳”在这里不仅指树,还指歌曲。北朝乐府有《折杨柳》曲,同样是用关于杨柳的歌表达离人的不舍。
西北的春天来得晚,春风迟迟未能吹度玉门关,听到羌笛吹起《折杨柳》曲,想象着中原内陆该早已杨柳青青,于是勾起一腔思乡之情。那些戍边的将士们,驻守在这边塞孤城,周围万仞高山,远眺黄河滚滚,耳听哀怨笛声。这样苍莽浩瀚的场景,既表现了征人保家卫国、不畏艰辛的刚毅,也倾诉出他们孤寂思乡的伤感。诗歌写了戍守的艰苦,但也有壮阔的画面和从容的声调,悲凉而不失豪迈,深沉而有气骨,正体现了盛唐边塞诗丰富复杂的内涵,令人久久回味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另附: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金富宝-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-北京炒股配资-炒股配资官网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